贵州省辣椒干旱气象指数保险研究及应用
0 引言
辣椒是贵州省重要的经济作物,不仅种植业规模大,还拥有全国最大的辣椒加工规模以及产品集散规模[1]。辣椒不但富含营养,还因其品种、口感丰富,广受大众喜爱。辣椒独特的口感与风味不仅能增强食欲,还有助于肠道异常物质的发酵分解[2]。同时在改善心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心血管疾病和降低血糖等方向也有不错的效果[3]。通过深加工提取辣椒中所含的天然辣椒红色素、辣椒素等物质,辣椒还可投入食品、药品、化妆品等生产。贵州省辣椒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展前景广阔。
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贵州多发生旱灾,如2009—2010 年的连年特大旱灾[4]。旱灾对辣椒产量、品质影响较大,导致农户收入不稳定,为降低旱灾对农户造成的经济损失,诸多学者展开了气象指数保险的相关研究。气象指数保险不同于传统农业保险。传统农业保险虽然保险覆盖范围较广,如暴雨、内涝、冰雹、大风等自然灾害,但是理赔流程相对繁琐,不仅需要勘探灾情以及根据最终产量损失计算理赔金额,还存在赔付不及时等问题。而气象指数保险则相反,虽然保险内容相对较少,主要是天气指数方面,但是理赔高效快捷,赔付标准透明公开[5]。
1997—1999 年间国外气象指数保险处于理论研究阶段;2002—2006 年,侧重于气象指数保险的设计应用以及试点研究;至今国际社会对气象指数保险投入迅速增加,不断设计新的产品,更多国家参与气象指数保险的研究与应用[6]。在国外,如印度、墨西哥、马拉维的农业气象指数保险业务开展已较为顺利,得到了相关地区农业生产者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6]。
2007 年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的《关于做好保险业应对全球变暖引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有关事项》标志着我国正式引入气象指数保险[7]。虽然我国引入气象指数保险较晚,但已有丰富的研究成果。针对旱灾的气象指数保险我国已有诸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吴荣军等[8]提出了基于作物水分亏缺率、降水距平百分率抗旱指数构建的干旱综合风险区划模型,通过该模型对冬小麦的纯保险费率进行了修正。杨帆等[9]通过构建干旱指数,计算出的纯保险费率与实际单产减产率相近,相关系数达到了0.89。杨太明等[10]通过建立干旱指数模型,进行干旱天气指数保险费率的修订,形成干旱天气指数产品并进行了实际应用。曲思邈等[11]通过Weibull 分布模型对纯保险费率进行拟定,在不同区域采用了不同免赔额度,使得保险产品更贴合实际。曹雯等[1]通过定义降水负距平百分率作为冬小麦干旱气象指数,建立相关模型,初步设计了冬小麦干旱气象指数保险产品,并对其进行了基于风险评估的修订。
虽然有关旱灾气象指数保险的研究已取得诸多成果,但是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知水平还相对较低[13],并且当前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于冬小麦、玉米等作物,而鲜有辣椒干旱气象指数保险的研究报道。因此该文通过辣椒干旱气象指数保险纯保险费率研究,为干旱气象指数保险在辣椒生产保险中的应用提供了信息参考,同时为实现贵州省辣椒种植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视角。
1 研究区域与数据
1.1 研究区概况
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海拔高度介于235~2 235 m 之间,整体由西北部地区向东部及南部地区递减,境内丘陵、河谷、盆地等地貌纵横交错,生态环境良好,有十分良好的天然隔离条件,有助于高品质辣椒种植。并且贵州省种植辣椒以及吃辣椒有着悠久的历史,贵州人为了抵御湿冷进而日常饮食中通常添加辣椒[14]。贵州省辣椒种植面积在全国名列第一,辣椒品种丰富,具有较高的品牌影响力以及市场占有率[14]。但是受制于贵州省地形,辣椒种植区域长期处于不连片的状态,且部分地区基础设施落后,难以抵御自然灾害,导致除了安顺地区、六盘水地区、毕节地区等外的其余地区,辣椒单产普遍较低[14]。贵州省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虽然年降水在800~1 700 mm 之间,但是降水分布严重不均,西南地区降水较多,北部地区降水较少,容易出现旱灾。
图1 研究区地理位置Fig.1 Location of study area
1.2 研究数据
该文研究数据包括1990—2019 年共30 年贵州省降水量数据(单位:mm),数据来自贵州省气象局的84 个国家气象站点。该数据以小时(h)为时间分辨率。数字高程地图(DEM)由地理数据云网站提供。贵州省矢量边界地图以及84 个气象站点的经纬度、海拔高度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