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主页 > 期刊导读 >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年干旱区资源与环境论文发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目前地球上干旱、半干旱区总面积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3,主要集中分布在南北回归线及30°~40°N。我国干旱、半干旱区面积已达国土面积的52%,主要包括35°N以北、106°E以西的广大内陆河流域和降水量介于300~400 mm的北方农牧交错带。目前,随着全球变暖和降水量不断减少,干旱区甚至全球生态资源环境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旱区为人类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和巨大的物质生产潜力,对区域乃至全球的气候变化和生态功能的维护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深入旱区研究,认识旱区性质和发育机理,从研究结果中凝练出更有效的资源环境保护和利用策略,无疑对我国干旱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创刊于1987年,是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干旱、半干旱区研究委员会与内蒙古农业大学合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该刊内容涉及旱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成果,是干旱区具有一定影响的重要核心期刊。刊物面向国内外干旱、半干旱地区,探讨干旱地区(包括半干旱地区)的形成、演变等一般特征,以及各种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整治的途径,尤其重视干旱地区绿洲建设和绿洲化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及产业结构布局与调整的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时至今日,《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创刊已有27年,纵观1987~2013年27年间刊物的研究成果,为了对其研究内容、核心作者群、学术影响力等有一个宏观的了解和认识,笔者运用图书馆情报学中使用频繁的文献计量学理论对该刊1987~2013年刊载的论文进行全面统计分析,从期刊载文量的年际分布、文献作者的空间分布、作者合作度合作率、核心作者群及基金论文、关键词共现等方面客观评价刊物论文质量、学术水平和地位,以期为教学科研和其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源的获取 利用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文献检索[1],共检索到5 297篇。经过筛选(剔除所有的短讯、会议介绍、书评、著名学者介绍、投稿须知等文献,仅保留学术研究论文,因为学术研究论文是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学术思想系统化和社会化的基本手段),共得到研究论文5 090篇。

1.2 利用文献学的原理 科技文献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活动的主要产出形式之一,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因此也是评价基础研究机构和研究者开展科研活动实力和业绩的主要指标之一。文献计量学的统计结果给出的是研究领域发展的动态结果,可为研究领域的判断提供依据[2]。

1.3 数据统计方法 将检索得到的5 090篇文献利用Excel 2003、Endnote X3、Origin 7.0进行分析,提取论文题目、作者、研究单位、关键词等有关信息并加以量化。

2 结果与分析

2.1 期刊载文量的年际分布 载文量常被用作衡量学术期刊吸收和传递信息能力的主要指标,也是各机构遴选核心期刊的基本指标之一。作为文献计量学研究的重要指标,载文量是指期刊在一定时期所载论文数量,是期刊信息量的直接反映,也是期刊输出信息的重要标志[3],而载文量的年际变化趋势,可宏观地反映期刊年信息量的变化轨迹。

自1987年创刊至2013年,《干旱区资源与环境》载文量累积为5 090篇,年均载文量196篇(图1),随办刊时间的增长该刊年载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年载文量变化呈明显的阶段性:①1987~2002年16年间,年载文量呈现水平线性平稳增长趋势(1993年连发3期增刊,导致数据突增),年平均载文量为70篇,远低于办刊27年间的平均水平,说明这个时期为该刊创建的起步阶段,受限于技术、环境和稿源等因素的影响,发展相对缓慢;②2003~2008年6年间,年载文量呈现指数增长趋势,年平均载文量304篇,其中2004年达到第1个峰值,载文319篇,2008年达到办刊以来的最高峰,载文446篇,载文量高出平均水平108篇,说明这一时期该刊处于高速发展期,随刊物影响力的扩增吸引了充足的、高质量的稿源从而促进了刊物的快速发展;③2008年后,文献增长呈现水平平稳下降趋势,载文量的变化趋势符合“S”型逻辑曲线增长模式,说明该刊发展已趋成熟,2009~2013年5年间,年平均载文量稳定在427篇,稿源充足,信息密度大,载文质量高是这一时期该刊显著的特点,更是该刊发展成熟的标志。目前,《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已经能够为研究干旱地区形成、演变以及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整治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