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主页 > 期刊导读 >

农业基础科学论文_中国耕地空间格局变化及其生

文章目录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1.1.1 耕地生态系统服务当量时空修正

        (1) NPP时空调节因子。

        (2) 降水时空调节因子。

        (3) 侵蚀时空调节因子。

    1.1.2 标准当量因子价值量核算

    1.1.3 重心模型

1.2 数据来源

2 结果与分析

2.1 近20年我国耕地空间格局演变

2.2 近20年耕地生态服务价值时空变化

    2.2.1 全国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2.2.2 区域尺度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1)九大农业区耕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变化。

        (2)九大农业区单位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3 讨论与结论

3.1 讨 论

3.2 结 论

文章摘要:研究耕地空间格局变化对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的影响,能为我国耕地空间格局优化和耕地生态保护提供科学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往研究缺乏全国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动态变化的综合研究,因此在深入分析耕地空间格局演变的基础上,构建了图斑尺度的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异质评估模型,全面评估2000—2015年我国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探究了我国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 2000—2015年,中国耕地重心持续向西北方向迁移,水田和旱地重心分别向西北和东北迁移。北方干旱半干旱区旱地持续增加,东北平原区水田持续增加,其他农业区耕地持续减少;(2) 2000—2015年我国耕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和单位面积价值均减少,减幅分别为1.35%和0.55%。耕地供给服务总价值和单位面积价值增加,调节服务、支持服务和文化服务总价值与单位面积价值均减少。(3)中国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空间分异明显。北方的北方干旱半干旱区、东北平原区耕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增加,单位价值减少;青藏高原区耕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和单位价值均减少;其他农业区耕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减少,而单位价值增加。应通过优化耕地空间格局、精准实施耕地休养生息策略、建立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等有效提升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

文章关键词:

项目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