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论文_全球增暖背景下亚洲干旱区未来干旱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干旱模拟方法
1.2.2 亚洲干旱区的干旱研究
1.2.3 中国西北干旱区暖湿化
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
2.1 研究数据
2.2 研究方法
2.2.1 干旱指数
2.2.2 贝叶斯模式平均(Bayesian model averaging, BMA)方法
第三章 亚洲干旱区在全球增暖背景下历史与未来干旱变化
3.1 引言
3.2 亚洲干旱区历史与未来气候变化预估
3.3 亚洲干旱区历史与未来干旱变化预估
3.4 讨论与结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CMIP6 模型预估中国西北未来干旱情况
4.1 引言
4.2 中国西北历史与未来气候变化预估
4.2.1 CMIP6 数据预处理
4.2.2 中国西北历史与未来气候变化
4.3 中国西北历史与未来干旱变化预估
4.4 小结与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本文主要工作及结论
5.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文章摘要:干旱问题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草原生态系统之一——亚洲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威胁。然而,关于亚洲干旱区干旱强度情况与未来变化趋势的论证并不完整。本研究首先利用帕默尔干旱指数(PDSI)、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三个干旱指数研究亚洲干旱区干旱强度的变化。基于第五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模式资料,并利用贝叶斯模式平均(BMA)方法为CMIP5的17个模式分配权重,在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浓度路径(RCP2.6和RCP4.5)下预测了未来的干旱条件。基于PDSI、SPI和SPEI指数,过去近一百年(1901—2016年)亚洲干旱区总体呈现变干的趋势,且干旱区面积呈扩大趋势。在全球升温1.5℃和2.0℃的背景下,预计亚洲干旱区的干旱情况将会恶化,哈萨克斯坦地区表现尤为显著。但与1.5℃全球变暖情景相比,2.0℃全球变暖情景下干旱强度和干旱区有所减少。此外,在RCP2.6与RCP4.5情景下,由于未来降水量的增加有减缓干旱作用,全球增温2.0℃条件下的干旱强度相较于全球增温1.5℃有所降低。同时,本文基于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提供的12个模式资料计算PDSI指数,在不同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和代表性浓度路径(RCPs)组合情景下,评估我国西北地区未来一百年的气候变化与干旱状况,包括:SSP126(SSP1-RCP2.6,可持续发展与低辐射强迫)、SSP245(SSP2-RCP4.5,中速发展与中辐射强迫)、SSP585(SSP5-RCP8.5,高速发展与高辐射强迫)。在SSP245和SSP585这两个情景下,中国西北区域2015—2099年期间均出现变干的倾向,特别是在SSP585情景下,而在SSP126情景下西北干旱无明显的变化趋势。在SSP585情景下干旱发生频次较少的区域,其干旱事件持续时间更长。本研究对国家气候委员会制定应对“丝绸之路”一带的局地干旱气候的适应策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27248/d.cnki.gnjqc.2021.000252
论文分类号:P426.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