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主页 > 综合新闻 >

临汾吉县“解锁”沿黄干旱区发展困局

眼下,正是山西省临汾市吉县柏山寺乡花椒将要收获采摘的时节,数万亩连片花椒园郁郁葱葱、硕果累累。这个地处吉县西南黄河沿岸的乡镇,曾是吉县最贫困的乡镇之一,全境有53道梁36条沟,少垣面多沟壑让这块干旱贫瘠的土地“锁”住了致富的希望。多年来,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探索,寻找真正适合当地的路子,从苹果到花椒,从柿饼到芦花鸡养殖,每一阶段的尝试,都是为农民富裕做出的功课。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最关键。”柏山寺乡长党源深有感慨。近年来,柏山寺乡以区域特色小气候和具体立地条件为依据,在县委县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因地制宜,科学论证、超前规划、精准施策,扭住产业增收这条主线,破解沿黄沟壑干旱区产业发展困局,谋划全乡“2+X”产业发展新布局,建设乡村振兴三大专项产业支撑示范基地,构建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机制,让当地百姓从贫困迈向小康,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昂首阔步。

合作社引领,抱团致富有主心骨

苏续章是黑秀村的大能人,也是该村最早入行的椒农之一。这个48岁的黑瘦汉子,说起花椒一脸自豪,“黑秀可是‘三晋花椒第一村',论规模论产量绝对数得上”。

黑秀村位于柏山寺乡西南角,挂在黄河的半山腰,十年九旱,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早期村民种苹果,不仅品质差,销路也不好。偶然间,人们发现花椒耐旱耐贫瘠,在此环境下也长势良好,乡政府请专家论证,花椒适宜大力发展。在县乡政府的支持下,果农争相变椒农,完成自身的角色转换。该村耕地面积5930亩,花椒面积4800亩,平均每户10亩,下辖的河头自然村甚至有近10户规模高达40亩。黑秀村花椒年产量逾40万斤,产值1600余万元,已成为该村的主导产业,对该村脱贫攻坚起到了支撑作用。

从引苗、栽植、管理、销售,苏续章见证了黑秀花椒的发展历程。为了把小花椒变成致富宝,他带头组织成立了山村红花椒农业专业合作社,连同6位发起人一道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带领椒农实现增收。黑秀村与陕西韩城隔河相望,早年收购农副产品的经历让他与韩城花椒结下不解之缘,投身花椒产业后,他从陕西引进花椒苗,邀请专家开展技术培训,村子偏僻,他请客商上门收货。

2019年,在黑秀村壮大集体经济项目中,合作社得到了政府50万元的资金支持,购买了30台500斤花椒烘干机。质量好的花椒,外观富有油润感,烘干环节决定着花椒的品相,红度好价格才高。以往椒农采用自然晾晒的方式,效率低,出品参差不齐,碰到阴天,很可能发黑甚至霉变。烘干机的到来使得问题迎刃而解,除了保留5台作为合作社散户使用,其他烘干机以免费租赁形式进入社员家中,椒农的生产积极性更加高涨。此外,花椒采摘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也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苏广金家栽植花椒40亩,每年7月份,需要雇佣十多个熟练工忙碌个把月,才能结束整个采摘季的工作。由于花椒与苹果的成熟期存在时间差,吉县果农可以同时可干椒农的活,为椒农打工,补贴家用。

去年,县发改局修建的鄂河提水工程投入使用,施肥喷药更加方便。苏续章念叨着:“花椒让外出打工的年轻娃看到了希望,黑秀村的年轻人几乎都回来啦,在外拼搏不易,回乡给村里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今年风调雨顺,受气候灾害影响小,花椒果实颗粒饱满、产量增大,品质提高,预计增产30%以上,按照每斤40元的市场收购价,每亩收入近万元。

黑秀的转型不只影响本村的生产生活,也在该乡同类型地区起到了辐射作用,全乡花椒面积达2万余亩。连临近的乡村也组织村民对黑秀的花椒产业进行实地考察,进行了引种发展。

研究所支持,产业升级有助推器

说到西岭村,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近年县上在该村举办的“春华秋实”文化旅游活动,在此观花赏果。西岭村毗邻乡政府,有着大片槐树林的庇护。站在西岭双千亩苹果观光园的观景平台上,目之所及皆是果树,颇有一种丰收在望的豪迈之气。今年唯一的区别在于,风景被连片的防雹网抢去不少风头,将西岭村的4800亩果树保护得严严实实。农户每亩地仅需支付600元就能得到包括防雹网、滴灌、地布在内的配套基础设施,其余7000元由国家进行补助,这是县果业中心在此实施的一个省级标杆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