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主页 > 综合新闻 >

水脉·命脉:“坐标”河西探索环境史与边疆史的

2019年10月13-14日,首届“环境史与边疆史研究的对话与互鉴”高级学术论坛在兰州大学举办,会议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环境史专业委员会、兰州大学主办,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东莞理工学院以及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敦煌研究院、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40位专家学者与会,从边疆史、环境史、当代边疆问题研究、环境科学研究等不同领域和视角展开对话,并在一天的研讨会之后赶赴张掖、酒泉实地踏勘了张掖草滩庄水利枢纽、正义峡明长城防御系统与水文站、黑河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等地,深入现场对西北内陆河用水分配、当代生态环境修复以及文物保护现状做了初步的考察,更直观地感受到干旱区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共生关系。
与会学者合影
立意:从“水”再出发的中国历史
?“地理舞台说”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的一个经典论述,而所谓“地理舞台”,它不仅是历史戏剧上演的场所、环境,更深刻地参与到历史进程本身。比如水与水利的问题,就一直根植于几千年的中国文明史中,可以从古谈到今,微观处见百姓生计,宏观地说可论历史兴衰。
中国大陆性季风性气候显著,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如何使水更好地与农作物生长需要所匹配,如何让有限的水资源尽可能地惠及更多的人群,这些问题是中国历史一直要面对和解决的。而围绕用水和管水展开的历史画卷不可谓不精彩,其中既能看到先人的智慧成果,也有因水引发的利益纠纷,在历史学界,关注水利史、水利社会史的研究方兴未艾。
就在今年7月,云南大学举办了“第二届水域史工作坊·从水出发的中国历史”,当时与会学者涉及社会经济史、历史地理学、环境史、人类学等多个学科,研究问题涉及西北内陆长江中下游、黄淮流域、西南山区等不同地理单元,研究议题也颇为丰富,讨论了关于的“水”的众多历史面相,“水利”“水运”“水上人”“自来水”“水上政治”“水利信仰”等等。透过这些讨论,我们可以了解,学者们试图从“水”出发重新思考中国历史的进程——这应该是一个“大工程”,跨学科、跨地域,而值得期待。三四个月后,在兰州召开的“环境史与边疆史研究的对话与互鉴”学术论坛,在议题的地域范围上聚焦西北——以河西走廊为主,兼及新、蒙、藏等地,一方面似可看作是前一次会议更加“细部化”的讨论,另一方面此次议题涉及边疆治理、边疆景观等,既有延伸,也是本次会议“坐标”河西的题中应有之义。
自清代中叶西北史地之学肇兴,边疆史研究始终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得益于长期的研究积累以及对“新清史”等域外观点的集中回应,作为认识中国历史新范式的“边疆史观”隐然成型。与此同时,作为一种历史认识的新视域与新方法,环境史研究在学界得到了普遍重视。而边疆史研究中,环境要素又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基于此考虑,兰州大学召开了这次会议。
在会议开幕式上,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杨红伟教授介绍了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的科建设与改革发展情况,指出西北区域史以及生态环境史是未来学院促进学科融合、培育新学科增长点的重要努力方向,召开这次会议也是为了促进边疆史、环境史两个领域学者在问题、方法、规范等基本层面的理解与交流。兰州大学社会科学处杨林坤处长也在发言中指出,兰州大学以后还将积极促进学科融合、继续发力。
研讨会场
研讨:期待边疆史与环境史的对话与融合
本次论坛研讨会分主题报告、圆桌讨论、论文报告三部分进行。
在主题报告环节,中国环境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厦门大学钞晓鸿教授就如何深化景观史发表了看法。他指出,景观史为多个学科所关注,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就国际学界来说,地质学家提供了景观的骨架与结构,历史学家则注重特征细节,而历史地理学界则将景观作为核心议题之一,并且研究侧重从自然景观向人文景观转移。钞晓鸿教授认为,环境史视野中的景观研究不应就景观谈景观,需要将景观与人文社会、历史文本进行结合研究,不断揭示景观的原委、旨趣与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