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 Magero:畜牧与干旱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 | 2
2022年1月5日至6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成功举办《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意见及干旱区对话——暨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峰会(2022/1)。本次会议旨在解读《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壹案文),探讨干旱区相关议题,并计划将会议成果及形成的宣言向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CBD)秘书处提交,力争通过此次会议和后续建言,将干旱区相关问题纳入《2020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会议为期两天,共分为三大主题七个部分,累计89,371人次在线参会,有效地提升了公众对干旱区的认识。
会上,20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先后发表了主旨演讲,从多个方面剖析干旱区面临的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变化等危机,共同寻求机遇与解决方案,推动全球干旱区的保护工作。
1月5日下午讨论的主题为“干旱区与生物多样性——困境与破局”。在第二节“干旱区的非法动植物贸易、迁徙物种、粮食与水安全”中,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东部和南部非洲区域办事处全球生态系统管理高级项目官员克里斯·马格罗(Chris Magero)以“畜牧与干旱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为题做了主旨报告。绿会国际部现特将发言整理分享如下,供感兴趣的朋友参考。
非常开心收到绿会的邀请参加此次会议,共同携手推进2020后生物多样性框架的进一步发展。
提及干旱区,我们对它的定义到底是怎样的呢?其定义与整个地区的降水量、蒸发量及植物的蒸腾作用等密切相关,它不仅仅指直观上看起来很干旱的地区,也包括了部分草地、灌木地区和热带草原等,它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区,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缺水、极端的季节性气候和不可预测的降雨模式。
干旱区是世界非常重要的地区,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41%。全球有超过20亿人居住在干旱地区。尽管干旱程度相对较高,但干旱地区生物多样性种类繁多,其中许多生物高度适应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善用干旱地区资源,也可以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很大程度上可以影响城镇化进程。当然,很多生活在干旱地区的人们,也都是在利用干旱区资源的。
干旱区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生态系统,当提及干旱地,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适应性”。干旱地区独特的生态系统也孕育了较为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即便是干旱地区的“火”也与世界其他地区不尽相同。火,对于生物多样性有着较大的影响。干旱地区也为我们带来了很多的经济机会,为社会经济发展(包括牛奶和肉类生产)、某些特殊产品(包括阿拉比卡胶)和减贫提供了许多机会,对适应气候变化也越来越有价值。有的是我们可以从中获得直接经济效益的,比如说我们通过养殖一些牲畜,就可以获得一些经济效益;还有一些非常特殊的产品,比如说刚刚Sara提到的一些产品,这些都让我们开始思考干旱地区到底有着怎样的价值。不仅是基因和物种多样性,干旱地区还有其他独特价值,而且我们要清楚,干旱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及其适应力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要如何实现干旱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呢?在干旱地区需要进一步推动畜牧业的发展。它可优化利用干旱地区广阔景观中可变和多样化的植物资源,且高度依赖于多变的水和饲料资源和可持续管理。畜牧业本身其实也在适应干旱区的过程当中发生着变化,人们开始利用不同类型的旱地,不同的动物也会在不同类型的旱地间迁徙,这种流动性成为了畜牧业一个非常大的特点。畜牧业现在面临的困境是它的逐年流失,原因之一是很多人希望通过设定界限和制定相关政策,圈定畜牧业的固定活动范围,以此来降低畜牧业的流动性。但实际上,畜牧业的流动性早已有之,对它是否进行界定,如何界定,野生动植物和家养动植物、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都是我们要认真探讨的问题。如何可持续地利用干旱地区,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全球25%-35%的干旱地区已经退化或正在退化,导致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物种灭绝。也许它并不那么显而易见。但现实就是,由于农业扩张、不可持续的土地管理、土地管理的地方机构和治理系统崩溃,干旱地区的退化及其后续恶果不断发生,干旱地区植被覆盖面积正逐年缩减。人们为了满足食物需要,对这些地区进行不可持续地开发利用,给土地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但长期来看,这样的做法带来的损失对当地人民,特别是那些依赖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人群将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可持续的干旱地区管理对于维持植物和动物的生物多样性,支持社会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当地政府及相关机构应该采取更好、更可持续的干旱区土地的使用规范,善用干旱区资源。目前,有一些国家正在开始设定其相关的目标,通过研究他们现有的可用土地资源,来思考要如何更好地可持续利用这些土地。这样才可以让这些国家重新获得生机勃勃的生态系统。很多国家都是有干旱区的,他们需要对此采取一些措施,应该开始与当地地方政府进行一些合作,来更好地让全球的干旱地区资源更好地得以利用。